嚴格上,債券投資屬於證監會監管嘅活動,唔算保險。但今日保險中介人唔一定得保險公司Agent,好多其實係兼具證監牌照嘅財富顧問,提供保險以及其他產品服務嘅一條龍Solution。而就算專心做保險,有時候都唔好對其他金融事情不聞不問,起碼唔好去到無知嘅地步,如果唔係,客戶覺得你咩都唔識,會唔信你ka。
再講,如果做物業活化,就需要有一個派息資產去提供活化收入,與其叫D客買垃圾債券基金,呢期買企業債券更好,無他,滙豐債券(我假設滙豐執笠機會基本係零),三年期都做緊5%以上,10年期甚至有6.6%,如果3年期但加一個提早1年續回條款(如果減息,滙豐可以提早還錢,然後再响市場借平錢),都有6%。
雖然嚴格上呢項建議應該由資管經理提供,但作爲客戶嘅保險顧問,肯定有機會陪客戶一齊聼,如果聽到一頭霧水,搞到自己好似好無知,都影響形象。
既然債券又有保證,如果揀好穩陣嘅公司,基本排除執笠風險,持有到期可以講係零風險,又點解出面無做到成行成市?要知道呢十幾年,股市有波幅無升幅,大家都好Buy有定期派息嘅工具(所以D垃圾債券基金先可以净係標榜派息而唔講隨時價格可以大跌嘅風險)。
原因就係香港嘅監管制度,大部分企業債券都净係專業投資者先可以買,即係要有100萬美金或以上嘅投資者。呢個分類制度,背後理念主要係監管當局覺得一般投資者應該受保護,只可以買有高度監管嘅投資產品,例如基金要經過證監會認可先可以公開發售。
而其他產品,百花齊鳴,無話唔可以推出,不過就唔可以賣比一般公衆,只可以賣比專業投資者,佢地應該唔使監管保護太多。
呢個邏輯,Apply响一D高風險產品,例如結構產品,都好合理,但點解債券係高風險,就好難明白。例如滙豐債券,By Definition比滙豐股票低風險,點解滙豐債券要專業投資者先買得,而滙豐股票就隨便邊個開個股票戶口都可以買?
要知道,好多人買滙豐股票(尤其老人家),唔係望隻股票升,純貪滙豐有穩定派息,但股票畢竟係股票,派息唔係責任,股價仲可能升跌。上年有一季度話唔派息,就搞到好多投資者好意外,甚至要去示威。不過股票又唔係債券,唔派息完全可以,有咩野好示威?
如果香港真係用心搞下企業債券零售化,相信好多呢D“好息”一族都寧願買債券收息,好過被逼承受股票嘅風險。
不過呢個話題,其實响證券界都大大話講左十幾廿年,結果當然如大家所見仍然咁樣。發牙痕就可以繼續,但實際D,要賺零風險6%,與其等監管改變游戲規則,不如使自己加入專業投資者果邊,物業活化套現,可能係一個好方法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