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保費融資騙局大踢爆 之一


之前講過,保費融資近兩年非常流行。但從業員做呢門生意嘅操守,就真係參差不齊。所以,9月嘅時候,保監局連同金管局發出了聯合公告,宣佈會正視有關嘅不當銷售手法,而且聽講,保監局已經籌備一連串嘅加强監管措施,甚至可能已經針對一D做得比較過分嘅人員、團隊或者公司展開調查,一時間風聲鶴淚。


首先,以銀行融資去支援自己購入資產,無論係保單,抑或股票、樓宇,甚至上市公司收購合拼另外一間上市公司,本來就是商業社會(尤其香港作爲世界級金融中心)嘅正常合法行爲,本身不應該被妖魔化。但另一方面,近一段時間做保費融資呢件事嘅人,又真係好亂黎,D條款、風險,同回報率都亂講一通,我相信有部分真係唔識(因爲唔係金融本科出身,唔識計利息同回報D數,但作爲專業持牌人員,無知都係罪),但有部分我都好肯定係故意誤導(或者直接D講係呃)客戶


先講第一個呃人嘅例子:我响Facebook見過一個Post,話10年總回報係227%,年回報於是就有22.7%。就係呢度已經睇到第一個問題。總回報簡單除10,就係年回報?明顯係單息計法,唔係複息。一個參考,如果係複息計法,即係開10次方,唔係簡單除10,年回報只有14%,同22%已經差好多。當然,如果真係有14%,都算唔錯嘅投資。關鍵係,呢個227%本身就有問題。


呢個227%回報率計算嘅分母(本金)只計算保費客戶自負嘅部分(即係總保費減銀行貸款),而分子邏輯上應該係净回報,出Post嘅人就用退保價值,減去銀行貸款、自己本金,同累積利息支出(見附圖)。總收回款項減去所有成本,剩低咪係賺返黎嘅純利咯?好似好邏輯,但其實全錯。



!!累積利息支出唔應該係上面扣,而應該加响分母!!因爲呢個百分百係一個要係得到回報之前比出黎嘅本金。如果响分子上扣,係唔係話可以同銀行講,每個月D利息,有拖無欠,10年後一次過响退保價值度扣?(銀行貸款額就真係應該放分子,因爲真係可以第10年退保時先扣。)


數學上,做個實驗就明白,如果分子係150,分母係100,計出黎就係150%。但如果我地將原本响分子度嘅減100(保費融資10年嘅累積利息支出大概等於首期自負保費部分,10年喔!),唔減,加番响分母,就變成250 / 200,答案就變成125%!


上面果個227%,如果修正呢個問題,得出黎嘅答案應該係169%,開10次方,得出10%,開始接近正確答案,不過仍然唔係實際嘅内部回報率(Internal Rate of Return),仲有好多問題錯處,我地下次再討論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